項目介紹:個舊東區高松礦田及老廠礦田為云南云錫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生產基地,隨著礦山開采量的不斷增加,資源尤其是層間氧化礦高速消耗,資源需求愈加迫切。但由于隱伏花崗巖埋深大,對于深部花崗巖體形態和矽卡巖分布情況仍未能探清。而以往傳統地球物理方法勘探的有效深度無法滿足礦田及外圍的深部隱伏巖體探測需求,深部坑探、鉆探工程則面臨高成本、高涌水、難施工等問題,難以大量獲取深部有效地質信息,影響未來對深部勘探的決策。因此需尋求新的深部勘探技術。地質任務:在研究區開展廣域電磁探測工作,探測深部隱伏花崗巖體頂界面,深化隱伏巖體空間分布形態的認識;綜合現有的地質資料,分析接觸帶硫化礦成礦特點,分析層間氧化礦產出的可能性,結合廣域電磁資料,對深部礦體做定位研究;尋找低阻異常、花崗巖有利成礦形態和構造控礦綜合空間配置,圈定深部找礦靶位。受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礦產資源部委托,2018年6月我司對阿西寨礦段深部地球物理勘探實驗型項目,成效明顯。自2021年至2023年,在高松礦田及老廠礦田進行大面積廣域電磁法勘探研究工作。主要成果:1、推測的地層、斷裂構造以及巖體界線與已知地質剖面的重合部分進行對比吻合性好,規模較大的已知礦體均位于廣域電磁法剖面視電阻率低阻-中低阻異常帶內,可以有效識別出構造、巖體頂界以及規模較大的礦體,表明方法有效。2、建立地質體電性特征空間架構,通過綜合分析個舊東區高松、老廠礦田區域地質背景、礦田地質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總結主要礦化體控礦因素、成礦條件及空間定位規律,篩選出個舊東區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標志,建立了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模型,從而達到間接尋找礦(化)體之目的。3、在建立地質成礦構架和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模型的基礎上,結合工程控制情況,在廣域電磁法剖面上圈定有利的找礦靶區30余處,分析了地下水低阻異常,并對靶區進行了評價,為礦山下一步開發提供依據。圖1一期廣域電磁法反演解譯推斷圖圖2二期廣域電磁法反演解譯與地質剖面對比圖一期廣域7個異常體中,ρ6已有工程控制,ρ2后期進行了工程驗證,對應工程均揭露有工業礦體,驗證了廣域電磁法在該地區的可靠性,可作為指導深部找礦的依據。在該工區的廣域電磁法成果表明,廣域電磁法在高松礦田等外場環境較為復雜、地質復雜程度較高、成礦類型多樣、大深度的多金屬礦勘探上,能精準、有效的探尋目標體的電性特征,結合已知地質情況開展綜合研究,可以很好的預測成礦有利區塊,為礦田下一步地質找礦規劃、工程施工提供依據。圖3 個舊東區高松礦田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模型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