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由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主辦、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承辦的第二期礦產勘查理論、技術方法及案例學術講座在線上順利開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何繼善主講,題為:《廣域電磁法及其在礦產勘查中的應用實踐》。
何繼善院士作為中國地球物理學界的先驅,建立了集理論方法、技術裝備應用于一體的電磁勘探方法技術體系,領銜形成電磁探測的中國學派,實現了我國電磁勘探從引進應用跟跑到國際領跑的跨越,為保障我國能源資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廣域電磁法(簡稱 WFEM 法)是我國地球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在21世紀初創新的地球電磁學理論發展起來的人工源電磁測深技術。廣域電磁法從電磁場精確的表達式出發,嚴格地定義了廣域電磁法視電阻率參數,建立了集理論方法、技術裝備應用于一體的電磁勘探方法技術體系,該方法已經在我國能源、金屬與非金屬等礦產資源勘查以及水文、工程、環境、災害地質調查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次講座,何院士從雙頻激電法到2n序列偽隨機信號,從廣域電磁法到偽隨機信號激電法,以及廣域電磁法在實際生產工作中的應用做了詳盡的闡述。不僅限于廣域電磁的理論方法,何院士還對廣域電磁法在實際生產工作中的應用做了介紹,包括固體礦產勘查、油氣藏勘查、地熱勘查、城市物探等領域,廣域電磁法及裝備都如同一桿旗幟,發揮重要作用,為實際工作和學術科研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和指導意見。
本次講座期間線上直播觀看人數超3000人,騰訊會議室ID(單位)超6000人,合計觀看人數破萬人,反響熱烈,盛況空前。講座過程中,廣大的地質、物探工作者踴躍提問,何院士耐心解答,與大家開展了有針對性探討。
目前,《廣域電磁法技術規程》已過審,并將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相信以何院士的廣域電磁法理論為支撐,廣域電磁法及其裝備今后會給中國地質勘探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通過繼善高科全體同仁的不懈奮斗,今后會為廣大地質、物探工作者帶來更大的創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為中國的能源資源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次會議視頻課件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u63Q8VaYovQLxR2fgm5seg
提取密碼:o5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