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前言:此次監測驗證了客戶的擔憂,實時解決了多段裂縫重疊問題,節省了原材料用量,初期產量大大超過客戶預期。
2021年10月上旬,安東石油的壓裂裂縫實時監測技術 – 廣域電磁法技術,在某油田致密氣水平井完成首次應用。廣域電磁法監測技術是在地面通過向井筒供入交流電使井筒和壓裂液形成連續導體,激發裂縫中的壓裂液產生電磁天線效應;在地表部署接收系統實時測量天線效應的信號分布,最終計算、顯示壓裂液動態波及范圍,實時判斷裂縫延伸情況。與目前主流的壓裂裂縫實時監測方法相比,廣域電磁法更接近于得到有效連通裂縫的形態。
廣域電磁法技術特點
★安全
一種安全型壓裂電磁監測系統,供電電壓不超過36V。
★高效
地面監測,一發多收,同時監測上百個測點,監測效率高。
★抗干擾能力強
可采用2n序列偽隨機信號發送,也可根據現場測試選擇不同頻率;進行單頻發射,有效規避現場電磁干擾。
★ 遠程監控,實時傳輸
采用4G網絡進行數據傳輸,數據更新間隔32秒;通過身份認證和云平臺遠程監控數據。
★依托自主軟件平臺成圖顯示
通過身份認證和云平臺遠程監控,對壓裂監測進行綜合處理及實時顯示。
施工項目信息
★ 致密砂巖氣藏水平井,水平段1000米左右,采用密切割大排量大規模壓裂改造工藝;
★ 2021年10月13日至15日進場開展發射站選定、測點鋪設、電場測試采集、背景場測定、參數調試等工作,高效完成準備工作;
★ 2021年10月16日至18日順利完成壓裂監測施工作業,共監測6段壓裂作業。
現場施工實時指導
某段監測動態圖例
★ 現場施工進程中,通過不斷的發射、采集、分析信號,井底工作液到達的位置被識別并生成圖像,監測圖像可實時更新,同步顯示最新的裂縫形態,波及面積、井筒兩側縫長等信息;
第2段監測動態圖
★ 前2段監測認識:印證了人工裂縫發育方向與水平井眼方向夾角較小,造成的問題是半縫長受限,兩段之間重疊面積占單段的30%左右;
★ 調整措施調整措施:一是段簇位置調整避免裂縫過度重疊及簇間過度干擾,二是提高單孔排量及規模增加半縫長,三是取消暫堵措施(暫堵轉向效果不明顯)。
第3段監測成果圖
★ 第3段監測結果達到預期:裂縫沒有過度重疊,井軸兩側裂縫波及縫長較長,總波及面積大幅提高。對后續各段設計參數進一步調整優化。
整井監測效果分析
為壓后分析提供重要數據
通過廣域電磁法壓裂監測,能夠為整井壓后在人工裂縫發育特征、段間距、簇間距、施工排量、用液強度及井間干擾等方面的評價,提供重要數據支撐。總結
該井排采一周后,初期日產氣量大大超過客戶預期。安東與中南大學繼善高科合作的廣域電磁法技術,實現實時優化施工方案。本技術在該區塊的首次應用,驗證了裂縫實時監測技術在非常規體積壓裂中必要性!